从用 Beancount 坚持记账两个月说起

这篇文章我打算分享一下过去两个月,我用 Beancount 这个工具开始规律记账,并已经坚持两个月这件事情。由此来简单聊聊,养成一个习惯,最主要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不会详细讲 Beancount 是什么以及怎么用它,写作的动机是想从这件事展开一下,看看能不能养成更多的习惯,如:健身。

关于记账的小背景

先简单聊聊我用记账工具的小背景吧,从刚开始用 iPhone 开始(2010年),我就开始用记账工具了。那会用的是随手记,相信大家都听过,也是非常老牌至今仍在运行的工具。不过用了一段时间也没有坚持下来了。

中间大概几年都没有记账了,但 2016 年开始用一款小巧的记账工具,叫 Expense,它很简洁小巧,也是一个朋友开发的,因而开始使用。但也只坚持了一两年就没有继续了。

中断记账的那段时间,其实也有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了解有哪些 App、方法,但出于前几次没有坚持的情况,没有再贸然开始记账。

这次开始记账的契机

2019 年 5 月,在网络上看到 BYVoid 写的《Beancount複式記賬》,了解到了复式记账这回事,后来也零零散散见到其他网友开始用这个记账法,于是当时建立了一个印象,这大概是「终极记账法」。

不记账的日子,总是时不时会对自己的财务状态有种不确定性,或者用一个流行的词,会焦虑。后来也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开始购买一些股票、基金,这种不确定性的感受就更大了。

终于我给自己定下了在 2022 年农历新年,开始尝试用 Beancount 来记账,至少先对自己的财务状态有个大概确定,于是就这样开始了。

用 Beancount 记账的这两个月

之所以没有用其他各种方便的 App,而是用 Beancount,有很多原因,一是前几次没有坚持下去的记账,和对「复式记账」的认知,让我觉得,干脆就直接上最终极的记账手段吧;二是基于纯文本、数据全部自己掌控、隐私优先的方式,也是自己的偏好所在;三是 Beancount 天然程序员友好,如果愿意花时间,还可以玩出各种花样。于是就在 2022 年 2 月 1 日这天开始了。

为了这次严肃的记账,我做了很多功课,看了很多网友的分享和总结,也大致翻了官方的文档。和我之前的一些习惯一样,我觉得开始实践比先研究透更重要,于是在大致了解了 Beancount 的模式和方法后,就立刻开始用它记了,在这个过程中再一边继续学习,就这样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主要是这样的记账习惯:

  • 我一直用的是在电脑手动记的方式,没有用任何自动化的方式,没有用 importer;
  •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记,比如早上记前一天的帐,偶尔也会在晚上记一下当天的帐,如果条目比较多;
  • 从刚开始记录的很细(分类很细),到后来决定适当粗一些,既是为了省点心,也是掌握全局比细节更重要;

严格来说,在智能手机和各种设计精美的 App 触手可得的今天,用这种开电脑的方式手动记账,是一种「倒退」。但是,我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久违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我之前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过,可能是一种属于程序员才会享受的乐趣:

  • 很严谨:如果记账有误,会有提示(用了 VSCode 的插件或 Fava),就像写了错误的代码无法编译或运行一样;
  • 很自由灵活:如果记错了,任何时间都可以针对任意帐目进行任意方式的修改,想象一下文本文件用批量替换的方式修改账目,太方便了;
  • 对帐时平帐的满足感:我大概会在信用卡还款时,对一下过去一个月的帐,看看记录下来的帐单和实际的是否符合,不符合就修正,符合就很满足,就像交付了一个产品一样满足;
  •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一些会计知识:因为这是复式记账法,是会计的一种方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相应地学到一些知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部分。

还有很多乐趣,就不一一举例了。

也许现在其他的 App 型产品也能收获同类的或者其他乐趣,我觉得也很好。总之我应该会继续用 Beancount。

坚持下来的原因

写到这里,我也渐渐理清了一些思路,虽然说坚持了两个月不算什么,但是我相信再坚持下去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反而觉得去追求「自动化」、「触手可得」、「方便」、「好看」等等,都是不必要的(或者只是锦上添花的)。那么,核心原因是什么?

是乐趣吗?如果是的话,那么这个乐趣肯定是非常私人的,毕竟我所说的「乐趣」对一些人来说,可能还意味着是麻烦。乐趣这个东西,对自己来说也不是会一直持续存在的,当然另一面是,用得久了也会发掘出新的乐趣。

是确定感吗?前面我说过,因为我这次开始记账的动机,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我对自己财务状况的焦虑,我想至少让自己有一些的确定感。从这个角度上,用任何工具记账,只要你去记了,参与的这个过程,就是加强这种确定感的过程。至少记下来了,你明确地知道了自己赚了多少花了多少,多一份确定感,就会少一些不确定。所以这部分因素也是存在的。

关于「确定感」,我在用 Beancount 记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预期,那就是我相信随着账目越记越多,越记越精确,我将会越来越有掌控感,或者说,随着这种确定感的加强,我会不断调整我的工作、生活乃至更长远的人生,伴随着一系列新的动作发生。我对这很确信,尽管我无法预期具体的动作会是什么。

另外,这是非常「长期主义」一件事,不会因为少记一天账而前功尽弃(补上就行),所以,坚持的过程也少了一些压力,只要还记得就行。这也是坚持下来的原因吧。

如何把这个习惯复制到其他事情上

简单列一下坚持下来的原因,总的来说是:乐趣、确定感和长期主义。如此一来,把这个习惯复制到其他事情上,是不是也可以从几个点着手?比如一开头提到的「健身」,是我一直想坚持却没养成的习惯。比如试着去发现「健身」的乐趣,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要把这个当作一件苦差事。

我记得以前有段时间规律跑步的时候,看到别人跑得很快又轻松,自己就会有点急,也因此常常会脱离自身的固有素质,跑得太快而太累,以至于觉得锻炼太痛苦,也因此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最近这方面倒是有点放松了,不会一定要去比较或追求更快更强,现在会觉得快走三十分钟也是不错的锻炼,但这还不足以产生乐趣。特别是我没办法从一些健身社交类的 App 中找到乐趣,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一下,像记账一样,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方式,手动记录下来健身过程中,自身感受或身体素质发生的变化?这也许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能产生「确定感」的所有方式。我之前有过的健身方式,主要就是户外跑跑步,健身房可以说是几乎没去过了(只在大学时去过三个月健身房)。由于户外跑步的方式受环境天气影响太大了,一旦下雨或空气不好,就不能进行了,更何况我所在的杭州,整个夏天都炎热到无法户外运动。所以,让这件事情有「确定感」的方式,就是找一个固定的、离家近的健身房吧。

最后再来看「长期主义」,健身和记账一样,只进行几天,肯定是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的,如果坚持一个月、两个月,变化就会看出来了,坚持更久,一定会有更多变化发生。坚信这点,就去行动吧!

小结

写了这么多,我想我已经达成了通过记账这件事情的总结并拓展到其他领域的目的了。当然我只是完成了理论上「知」的这一步,离「行」还有很大的距离。期望几个月后,就是我分享我养成健身习惯的经历吧!

也很久没有好好整理思路并在 Blog 上分享过这么长的文章了,这个过程还是非常愉快的。如果我的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或者有什么自己的有趣经历,欢迎和我分享心得,我也会非常开心的。

释放剪贴板潜力,效率更上一层楼

PasteNow

PasteNow 是一款剪贴板管理工具,它将使你的日常工作更轻松和快捷。你可以通过它存储各种各样的临时数据:文本、链接、图像等等。

6 Comments

Tim

看完这篇文章突然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那时候家里的钱其实并不多,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用笔在本子上统计每天的账单,充满了仪式感。
好怀念小时候啊!

xiezefan

在Twitter看了博主在使用Beancount后,我也开始尝试。
我每个月1号做一次对账,导入几个平台的账单,并做下收入分析。 对于信用卡则是每次还款完balance一次并对账。

我自己扩展了 https://github.com/deb-sig/double-entry-generator , 增加了招行的储蓄卡和信用卡的录入。 实现了所有账单(京东除外)都自动化录入了。 自动化录入后再人工校准分配。


关于对账,我之前用Google Docs人工对账,每个月对一次需要整一两个小时,后面坚持了8个月左右就顶不住了。 使用Beancount后感觉良好,大部分对账都自动化了,感觉这次应该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曾经用过一个记账软件,坚持了一两年。那个记账软件像玩游戏一样。后来发现几张没啥用,大手大脚的习惯没改变,也就丧失了乐趣。

Fred

我用随手记大概十几年了,期间好几次想换一个工具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后来转念一想,一个工具能坚持下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Morty

我记账主要是因为我日常太抠门了,岁数大一点了之后反思觉得人生很无趣,目前用beancount让自己有的放矢的多消费一点

tualatrix

不错,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自己也有一点这样的方向,哈哈。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