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购买的 2017 新款 MacBook Pro 到了,换下了我用了近四年的 2013 Late 那款 MacBook Pro。
配置对比
我那台 2013 款 MacBook Pro 是一台定制机,在中配版本的基础上将内存定制到了 16G(记得当时 8G 是默认的)。如下图:
而我这次买的是 MacBook Pro 高配版,没做其他定制。主要原因是:这次内存定制居然不在可选范围里,最高就只有 16G 内存。有点小失望。
无论如何,电脑是买了,从性能上来看,两台电脑主要是异同是:
CPU:都是四核,但 2.0 GHz vs 2.9 GHz
内存:都是 16G,但频率 1600 MHz vs 2133 MHz
SSD:256G vs 512G。
这几年大家都吐槽 Intel 的 CPU 像挤牙膏一年挤性能,提升不大。本来我也没有更新电脑的动力,毕竟用了快四年了,硬盘空间常常不足,也对 TouchBar 和 TrackPad 比较好奇,于是就趁这次 WWDC 结束后就立即打算换了。
那么,新款的 MacBook Pro 到底有没有性能提升呢?光看主频当然是提升不少,实际应用如何?于是我打算对比新旧电脑,用 Xcode 编译我的「奇点」Swift 项目得出一个实际生产中的数据来说话。
测试过程
开启 Xcode 的显示编译时间的参数功能,编译项目,每次编译前按 Shift + Option + CMD + K 来进行一个 Clean Build,连续编译五次看看结果。
测试结果
新的 MacBook Pro 的五次测试编译的结果是:
- 66.623
- 64.277
- 64.186
- 69.685
- 64.902
平均值:65.9346
而旧的 MacBook Pro 的五次测试编译的结果是:
- 81.894
- 81.709
- 81.204
- 81.628
- 87.440
平均值:82.885。
一计算,新款比旧款性能提升幅度刚好 20%。
这个测试结果,相信在越大的项目上、越复杂的项目上效果越明显。
当然这只仅仅是 Xcode 编译项目的一个对比测试,只能给出在这一个环境下,新的比旧的提升 20% 的性能。其他的比如 SSD 性能、内存性能,甚至更考验综合性能的视频编码等待动作我都没做。对我来说,这个应用场景已经足够是我升级的理由了。
总结
那么,这台新款的 MacBook Pro 到底值不值得购买呢?我的意见是:
假如你用的是 2015 款和 2016 款的,倒不用急着升级,提升应该有限,在此之前的,可以严肃考虑升级,毕竟新的 TouchBar 和带压感的 TrackPad 都值得体验。
很多人都吐槽新 MacBook Pro 的键盘,说它的键程超短。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
我在去年刚刚开始用 Magic Keyboard 的时候也觉得这个键盘键程太短,刚开始用的时候还经常打错字,用了一段时间后就适应而且喜欢上了,喜欢上这种非常省力而且轻巧的感觉。所以今天我用这台新电脑码了一些字,也是这个感觉。一点点键程的变化,带来更轻松的敲击感。当然如果你是机械键盘的用户,你得严肃考虑一下要不要用自带的键盘,我觉得这是两个东西——就像电动车就汽油车一样。
最后,期望我在新电脑上拥有更好的生产力吧!
是trackpad不是tracepad啊
嗯,改回来了
不出32G不买
根据MacOS的缓存机制,内存多大都用的掉,8G就够用了,16G绰绰有余,说32G才够的,只是思维没有改过来而已。当然,跑虚拟机另算。
8g… 开个intellij随便开几个scala的项目内存就吃光了… 还不用算多开几个浏览器页面
你也该把「奇点」的代码量给出来,这样的结果就更加有说服力
666,估计不小吧。
我的2012版rMBP还能再战几年。。。。
r是啥子意思呀。。?
2015提升最明显的应该是ssd吧。
如果都是高配,差得更少(要看能够稳定的turbo frequency)
我的是2013late 15''RMBP,当时美国定制,CPU选了最高默频2.6GHz的4960HQ。最近刚入了一台10nm的i7-1065G7(15w),看了下天梯,竟然已经超过4960HQ不少了,同样是低压的8565U,也没比4960HQ低多少,看了牙膏厂牙膏攒起来还是够一整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