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十月,当时 Apple 推出了新款的搭载了 M1 Pro 和 M1 Max 的 MacBook Pro,我立刻订购了 M1 Pro/32GB/1TB 这款,并写了一篇《谈谈定购 M1 Pro 的 16 寸 MacBook Pro 后的一些想法》,展开聊了聊选择这当配置的思考过程。
我很满意这台电脑,并在使用了一年多后补充了一篇《M1 Pro 的 MacBook Pro 之一年体验记》。
两年后的今天,Apple 发布了新的 M3 Pro/Max,原本计划使用 M1 Pro 三到五年的我,却很果断地订购了 M3 Max/64GB 了。我为什么打破了之前的计划?为什么会订购 M3 Max/64GB?这就是我要在本篇中分享的。
先上汇总:
- 准备将 M1 Pro 留给老婆用;
- 32GB 内存感觉稍微有些捉襟见肘了,尤其是 AI 时代;
- M3 Max 接近了我预期的 80% 的提升(相对 M1 Pro)。
下面展开讲讲:
准备将 M1 Pro 留给老婆用
升级的各项理由重要性不分先后,但是我觉得这条需要放在前面提,这也是我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零碎信息中没有包含的,所以打算重点提一下。
老婆目前仍在用 2019 款的 Intel 15 寸 MacBook Pro,我一直计划给她升级成 Apple Silicon 版本,但是没有安排起来。曾想过买新款的 MacBook Air,但因为她下班后用自己的电脑相对较少,没那么大的紧迫感,于是就一直拖着没有升级。
这次正好有理由把我这台留给她用。她平常的主要工作是做做设计,写写文档,M1 Pro/32GB 绰绰有余,所以应该能用上三到五年。这也是我这次决定再订购 M3 Max 的原因。
32GB 内存感觉稍微有些捉襟见肘了,尤其是 AI 时代
在开始用 M1 Pro 没多久后,我就遇到了 32GB 内存可能不够用的情况(见此推文),然后心中埋下了下台电脑一定要上 64GB 的想法。
后来,也就是今年,大家多少都知道了 AI 领域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本地玩起了开源大模型。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内存(或显存)越大,越能玩得转。尽管 32GB 也能玩起来了,但这一定是多多益善的。
出于以上两个考虑,我决定上 64GB 内存。
这时会有另一个声音在脑海飘过来:为什么不干脆上 128GB 甚至 192GB 内存?
首先是价格原因,128GB 需要多六千元;其次我还是相对保守的,我对接下去我到底能否在 AI 这个领域应用起多少还是不明确的,毕竟我想更从容的玩一玩,而不是要用笔记本电脑来部署应用,所以 128GB 就暂时不考虑了。假如真的我再次决策失误了,那我就只好为此买单了。
当然有一点是确定的,不管是 64GB 还是 128GB,一旦程序中出现了内存泄漏,那么多少都是不够的。
M3 Max 的接近了我预期的 80% 的提升(相对 M1 Pro)
我目前的 M1 Pro 是 10 核心的 CPU,其中有 8 个性能核心和 2 个能效核心。而订购的 M3 Max 则有 16 核心的 CPU,其中 12 个性能核心和 4 个能效核心。
单看核心数量的话,性能核心多了 50%,能效核心多了 100%。而从 Geekbench 的评测数值来看:
单核成绩提升不大,约 23%,多核则显著,约 73%。因此这个提升达到了我所期望的高度,就打算升级了。
我的日常工作是在 Xcode 里编译为主的,多核性能的提升能直接减少我编译的等待时间,提升效率。因此从 M1 Pro 升级到 M3 Max 将能直接带来效率的提高,拥有更多时间思考(AKA 摸鱼)。
小结
OK,以上便是这次我订购 M3 Max/64GB 的思考要点了。反过来说,假如我两年前买的是 M1 Max/64GB,那么这次应该就不会考虑升级了。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技术世界发展很快,你不可能买到一台三五年也不会过时(或始终保持领先)的电脑。
既然如此,就没必要执着于买一台设备然后一定要让服役几年。生产力工具,如果升级它能带来实实在在效率的提升或解锁更多可玩性,那么升级肯定是最不会后悔的选择。
两年前我从 Intel 升级成 M1 Pro 后,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至今仍能回味。希望这次 M1 Pro 升级到 M3 Max,也能带给我这种感受。
读到文章最后的你,希望我的思路能给你一点参考,也祝你买到适合你自己的生产力装备。
同样在用 M1 Pro 32 512, 下单了 M3 Max 128 2T,项目开多了 32 512 确实不太够用,而且也期待 M3 Max 上可以玩玩游戏了,博德之门 3 貌似跑起来很不错。顺便问下大佬博客自己写的 UI 吗还是用的什么主题,很喜欢这种极简设计
我的 Blog 主题是 https://typlog.com 授权来的,但现在可能没有这个主题了。你可以自己去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