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杭州细雨,屋里待着闷热,想到好久没去晓风书屋了,就踩着自行车去逛了。
晓风书屋是我在杭州最喜欢去的两家书店之一,另一家自然是枫林晚了。我去书店的频率不高,一月或数月才会一去,常常是在闲时想到,因而我不敢称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一方面是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数字时代的阅读者,拥有 Kindle,很多阅读都也都会在手机上完成,另一方面是,平常还是看各类资讯、杂文较多,能完整消化掉的书是越来越少了——相应的,屯的实体书也少了,电子书却变多了。
回到正题。
今天一进门晓风书屋的门,我就在正对眼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近期我关注过的书——《民国老试卷》,翻了翻,内容不错,还确认了当时为数不少的教会大学出的试卷,如之江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等等。稍后,我在其他区域也翻了一些书,其中在一个角落看了很久的《我们的敌人:国家》,是美国保守主义的书,也是十分有意思。最后,我在小说区域扫书架,突然看到一本《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咦,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小说区域里面。由于这本书封着皮,无法直接翻阅,于是简单地通过手机查询了一下,是讲人工智能的小说,还获过雨果中篇小说奖,看起来不错!于是还没看仔细看内容,我就拿着这本新书去柜台购买了。
这本书我还没看,但是我相信我的感觉,我觉得我又碰到了一本只能在书店里巧遇到的书。如果在网上或各类阅读型 App 瞎逛,要么是千篇一律的畅销榜,要么是按个性推荐来反复的那几本书,很少看到能入眼的。
说起来,每次来书店,都会有这样的缘分。上次是看到了那本《两个故宫的离合》,翻了几页就决定买下来了,然后回去后一口气读完,非常过瘾。如果在数字领域瞎逛,我还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它,至少遇到的成本实在太高。
在实体书店里逛,和在数字书店里逛,最本质的不同当然不是个性推荐和畅销书榜了,毕竟实体书店也会把畅销书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也会根据书店店长自身的偏好个性选书,也算是个性推荐的一种。对我来说,这两者最本质的区别乃是:空间的展示。
在实体书店,所有的书都没有层级,平等的地放在一层层的书架里,或平放在书桌上,我得以用一眼就扫描完很多书,并从中发现新书或是我感兴趣的书,或再走几步,来到另一个书架,继续扫描⋯⋯这个过程是畅快的,感受是愉悦且纯粹的。
实体书店里书的平等,是我觉得一切都是基于人的位置来决定的,你可以从中间往两边看,可以从上面往下看⋯当然非要说不平等也是对的,书架中间的书必然有更高的被发现率,角落或者太高和太低的就相对难一些。但发现成本没有数字书店那么高。
看看数字书店吧,受限于屏幕大小及内容展示的不纯粹(有推广和其他无关信息等),需要动手并配合眼睛,扫描书籍收到的有效信息实在太少,看完一屏后必须要操作进入下一层级(点击链接),进到下一级后,必须从上面看起吧⋯代价太大了!
这就是我觉得为什么在实体书店逛更有「发现」的趣味和可能,而数字书店就无法达成这种效果。当然,数字书店有着实体书店最无法达成的功效,即:检索。如果有明确目的,当然是在网上搜索了。
写到这里,我只是想告诉自己,没事就多去书店里翻翻、逛逛吧,有过愉快经历的事情,为什么不多做做呢?
与此同时,想和大家交流交流,大家都有些什么发现书的习惯?
附图:今天的晓风书屋
其实我这里最近买的就是你推荐的1984,之前看过一个调查,美国顶尖大学的理工类学生更喜欢看文科类书籍,我觉得图图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待在上海,但是我觉得上海的书店比不上杭州和苏州的,小资或者说有特色的太少,发现起书来真的得靠缘分,推荐栏目看看就罢了,反倒是一个小书店自己选的推荐书籍值得一看,关于电子书我觉得是需要在电子产品上看的就买,其他还是纸质好,比如百年孤独 全球通史这样的买买藏在家中就很必要,但如果是即兴类工具书或者读起来不那么上头的就电子版更好吧
如果书店老板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那家书店就基本没有任何意思。网上推荐的书也很少看了,连冯大辉推荐的书也只是mark和favorite了一下,这两年没大段时间读书。
这个话题放着我来!
很早就在关注这个问题,以后也想往这个方向走,有可能会自己来尝试一下开书店的乐趣。
我不觉得「实体书店」和「电子书(店)」之间是「互相颠覆」的关系。互联网讲了太多颠覆,搞得互联网好像洪水猛兽一样,其实并不是。至少在书店的选择和坚持上,互联网所代表的「高效」与「数字化」并没有占到太多上风。当然,也确实有不少的书店在新的时代浪潮下倒了。但是这里的主要原因不应该归因为书籍的电子化。更关键的是这些书店是否一开始就把「书」做为一种「商品」在售卖?
前段时间我用「微信阅读」,有一些感想,摘录如下:
『刚用了《微信读书》,甫一打开书城,顿时觉悟到:电子书是没有办法代替纸质书的 - 或者说,被彻底商品化和物化的虚拟产品,很难替代给人以温度的实体。这不仅是《书店的灯光》中,作者写到的「你不可能在电子书页里夹上一朵野花」,更是囿于电子化的书城,唯独少了实体书店里人来人往的联络感。
这种联络感,是一种「可以在人群中独处」的微妙情感。在书店里,你即可以感觉到被人群包裹的安全温暖,亦可以独做孤岛,享受自己精神世界的王。孤岛之间,总有一本书可以联络彼此。而这一切的发生,一定要在一个慵懒无事或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亲自走进一家亮着暖灯的书店里,才能捕捉到。
从便捷和高效的角度看,大量的书籍,一定会被数字化。通过书本去查询、记录、保存、分享等活动,一定会以更高效的方式进行,这是互联网带给书本的「进化」。但是长期以来,Aamazon、豆瓣、微信阅读,或别的一些以每日一文甚至字体为切入口来做阅读的产品,只看到了「电子化书」这一点,却忽略了情感。
书、书店、看书的人和逛书店的人,他们的需求是不同的。在这些不同之间,共性大于相异,这里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颠覆。』
其实,图图去逛书店的经历恰好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没有明确的购书目的,却每次在书店的闲逛中,总能找到一本想要的书,就好像那本书一直在那里等着他一样。这就是《书店的灯光》里作者描述的那种「我漫步在书架的丛林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我知道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而我也总能够发现他」的奇妙体验。
发现的乐趣当然好,所以一直都有习惯去看看相关的图书交流,求书交流区域
当然还有一个更好的同时在用的方法,我的电脑里早就存了几十G的电子书,哪里吃饭可以拿来翻翻看,有时候还是很有惊喜的。
所以 VR 书店应该有不错的体验
说几点感悟:
1. 人是有「人情味」的,电子书、个性化推荐做得再好,没有「味道」,谁要是可以做出真正有味道的App或产品,一定成功
2. 人是「活的」「动的」,电子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方便了知识的传播与获取,另一方面,无形中把人禁锢在屏幕前,抹杀了人的灵性
3. 最近老婆给我买了手表,功能很单一,无非就是看看时间,但是我现在已经高度依赖手表了,原因无他,太方便了,抬腕即可扫一眼,这才是极致的体验;书店也是一样的,书山书海,一眼扫去即可,可以有更多的心智用在沉浸,而不是浏览
逛书店当然是非常享受的事,感觉都不算是学习了,而是打法时间的一种正常娱乐。但我买书一般不会去买新发布的书,即使有些很有名而且确实很好。我觉得我耽误不起那个试错的成本。直接买一些已经广受认可的经典就行了啊。各行业的经典。建筑的、投资的、文学的、科幻的,经典都看不完。
想问诸位爱书人一个问题: 光看不买(可能回去上网买了)怎么破?
作为小书店老板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大多数人在实体书店只看不买怎么办?
毕竟书籍并非每日必需品,他可能记下书号,搜索电子版或者网上书店买实体书还可能有七折优惠,过几天再收到书也不迟;而实体书店因为运营成本不可能做到网店那么便宜
建议推出会员增值服务,成为会员可以优惠、可以有定期书目提醒、可以帮忙订购需要的书籍等等…还可以搞搞分享和讲座。相信这样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循环。
相比于电子书,我更喜欢纸质书籍的那种质感。闲暇的下午,摊开一本书在面前,品一口香茗,翻一翻旧书,书籍的墨香飘来,真的是一种享受。话说回来,即使是那种需要苦读的书,也必定是纸质的更令人有一种踏实感和信任感。就比如我大一时候的那本<<离散数学及其应用>>,上面记满了笔记,这也是一种成就感的来源啊:)
不过我有时候会做一件这样的事:在实体店看好书,然后在网上下单购买。。。穷学生党伤不起啊